紫砂

首页    分类说明    紫砂

陶之由来邈矣,见于《周礼·考工记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史记》、《韩非子》诸书。而李唐以来,有陶窑之设,至明清尤盛矣。然元末明初,未见所谓"茗壶者"。及读周高起《阳羡茗壶系》,始知其制滥觞于明金沙寺僧,僧传之供春。供春之后,有董翰、赵梁、元锡、时朋、李茂林数子,皆为名工。而时大彬者杰出,能仿供春,得于心,应于手。《文房肆考》曰"有时大宾以紫泥烧茶壶(大宾盖大彬)"是也。大彬传之李仲芳、徐友泉、欧正春、邵文金、邵文银、蒋伯琴、陈俊卿。而李、徐尤获其髓,名不让于大彬,盖出蓝之才也,陶肆谣云"壶家妙手称三大"是也。又有陈用卿者,负力尚气,自成一家。蒋志雯亦有名。陈信卿专学时、李,闵鲁生博仿诸家,共得其妙。陈光甫仿供、时而为入室,陈仲美、沈君用各造物象诸玩。邵盖、周后溪、邵二孙,并万历间人。周季山、陈和之、陈挺生、承云从、沈君盛,并天启、崇祯间人。以上八人,皆一时之名手。陈辰巧镌款识。徐令音、项不孙、沈子澈,亦明季人,陈子畦、陈鸣远、徐次京、惠孟臣、葭轩、郑宁侯,年代并不可考,而鸣远、孟臣名尤显。至清则许龙文,工于花卉、象生。又有以"姑苏留佩"四字为款识者,未详为谁。陈曼生、瞿子冶,共风流好奇人,而制作甚雅。又有彭年、逸公、符生、树生诸子,未详孰先孰后。其它有专门戏工,不暇枚举。今所录从明至清凡三百年间而四十许人,皆此技之高手,可谓夺造化之工矣。周郎曰∶"壶于茶具用处一耳,而瑞草、名泉性情攸寄,实仙子之洞天福地,梵王之香海莲邦"。 此语实非诬也。

2021年1月24日 14:10
浏览量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