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”《天工开物》在介绍明崇祯朝景德镇窑烧造青花瓷器时。将当时最好的瓷器称为“上品细料器”。其中细料指代瓷胎用土,上品指代青花用料。瓷土用婺源高粱山的粳米土和祁门开化山糯米土二元配方。粳米土坚硬可以提高成品的易塑性,糯米土细腻可以提高胚体烧结程度。将两种土混合捣碎,用浮选法淘洗出最细的土料。青花料选用衢州、信州出产的“浙料”。使用煅烧法提纯,拣选出呈色翠蓝的上品料。所谓翠蓝色,是借指普通翠鸟背羽的蓝色。浙料的使用让晚明青花料不再依赖回青料。而且浙料透明度高,直接研磨使用,不像回青需要添加石子青料。高透明度,非常利于浓淡填色或者渲染画面。让一种青花料出现不同的色阶。上品细料器烧成前最后一道工艺是上釉。釉料是桃竹灰和小港嘴泥浆混合调成的。其色如泔水汁。出窑后高亮中闪青白色。